广州讯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会员中心

扫一扫,有惊喜!

2016下半年医疗服务投资的五个风向标

        医疗服务一般意义上包括各类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等服务。中国每年近80亿人次的门诊量,催生出一个3万亿的医疗服务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的演变、社保覆盖的增加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一市场未来五年内将增长到6万亿。


在过去的十年,医疗费用支付问题的解决成为驱动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增长的直接动力,也推动着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变革。在未来的几年,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将会呈现出诸多新的、结构性的变化:


01 解决医疗费用支付问题的措施,除了进一步提高社保覆盖及筹资水平的方式外,更多的将会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入手;医保控费将成为常态,高度依赖医保的商业模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虽然商业保险会持续扩容,但社保将仍然是最主要的支付方。过去十五年中,中国的医保覆盖率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20%提升至2015年95%,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覆盖。特别是在过去的五年中,医保覆盖的速度增长最快,这也推动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快速增长。


但同时,由于医疗服务提供方与医疗费用支付方的脱节,使得所有的医疗行业参与者如药厂、医疗设备商、患者等都与医疗服务提供方站在一边,联合对抗支付方,使支付方面临“破产”的边缘。据统计,全国有200多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三分之一,其中20多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存全部花完。在居民医保方面,全国有100多个统筹地区出现收不抵支,包括北京、武汉、广州、天津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国家未来将仍然会加大医保的筹资力度,增加覆盖率,特别是在大病医保方面,但整体速度将远远低于前几年,转而会将重心放在提高医保使用效率上。而从目前国家对医保支出管控的水平来看,分级诊疗的强制推行及医保使用的配额安排将是最主要措施,类似按病种付费(DRGs)等支付模式改革短期内很难大规模实施。


商业保险虽然一直被寄予厚望,希望成为解决支付问题的又一力量,但在短期内仍看不到明显的希望。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的社保,一直把控着中国最广泛的参保人员,并且通过国家行政杠杆来保证其获得源源不断的保费。在中国,社保的缴纳不仅仅是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还被赋予了法律的强制性,公民缴纳社保成为其参与各类经济行为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一个公民无自由选择权的社保体系下,商业保险要想获得更多的参保客户,只能在保险品种上错位竞争,而缺乏医疗数据将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如大病险、健康险、长期护理险等保险品种一直都进展缓慢。而如何将社保商保化,可能是一个突破点。


02 由于来自支付方的压力,将会导致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各类医疗机构被重新定义,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能也将有更加明确的分工。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格局变化,将从根本上影响患者的就医习惯,患者流向也会因此有较大的改变。适应这种变化的商业模式将会得到市场的青睐,反之则会被淘汰。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政府已投入巨资,搭建了庞大的医疗基础设施体系,如已经拥有了近100万个各级医疗机构、培养了近1,000万名的各类医护人员;从总量上看,中国的医疗资源并不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但这些基础设施体系却是以孤立的形式存在,各自为政、职能错位,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


受到来自财政与民生需求方面的双重压力,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已被提了十几年的分级诊疗将会得到更加实质性的推广与实施,等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将再次回归各自应有的职能,中国政府巨资建设的庞大医疗资产将再次被激活,公立医疗体系的服务效能将得到提升,并更多的回归到基础医疗服务上来。


在这一调整过程中,医疗服务参与的各方均会受到较大影响:


基层医疗机构:将更多的定位于提供预防、首诊及诊后康复的医疗服务,成为连接医患的起点;


等级医疗机构: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延伸,定位于能发挥其优势医疗资源作用的医疗服务,如重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等;


药店:功能也将再次被重新定义,从传统的只是作为药品零售终端,逐渐转变为医疗资源连接患者的“最后一公里”,并向综合性健康管理机构演进;


医生:将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并作出选择,是继续留在这一体系内,还是离开体系进入社会化医疗服务体系;


患者:就医观念将会受到冲击,就医习惯也会慢慢得到改变。


03 民营医疗机构将面临着新一波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一直困扰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人才问题,将会由于更多公立医院医生的加盟而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公立医疗机构职能转变,将会释放出一部分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包括对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增长的限制、民营医疗机构患者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等。


公立医疗服务机构的效能提升,又会给民营医疗机构带来较大的挑战。民营医疗传统靠较好的就医环境与服务体验作为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将很难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医疗技术的提升及医疗安全的管控将成为决定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与公立医疗体系紧密合作,而不是被再次边缘化,将是摆在民营医疗面前的新课题


04 来自供给端的变革也推动着需求端的变革。对于疾病的医疗理念,将从重治疗轻预防与康复,转向三者并重;患者的健康意识与主动参与医疗行为的意愿将逐渐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频率与方式也会出现新的变化;这些都会给传统的医疗服务市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虽然中国建立了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体系,但缺乏有效的运行,90%以上的医疗资源都花在治疗环节;同时由于缺少连续化的医疗数据与健康档案,使得医疗资源浪费严重,成本极高。而在医疗体系成熟的国家,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及康复是各占一半,连续化的医疗数据与健康档案能给医疗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的便捷,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避免治疗方案的反复调整,从而节省大量的成本。


随着医疗机构职能的重新定义,传统的只注重疾病治疗环节的理念将逐渐改变,疾病预防与康复环节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基层医疗市场将是这两个环节最核心的场景。与此相适应的支付模式,将由之前主要为诊断与治疗环节埋单,转变为增加在预防与康复环节的支付比例,降低在治疗环节的支付比例,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就医流程的改变及医保政策的变革将会对患者的就医理念产生较大的影响。看病通过预约的方式将成为主流,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维护的意识将逐渐增加,患者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而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主动参与到医疗行为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并不止于在诊室的三分钟。


05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服务将为临床决策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支持和医院,对于患者来说,也将得到精确的治疗方案、最佳药物治疗、无效药物与副作用等信息。


精准医疗是基于系统学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制定医疗方案的新医学模式,包括个性化的临床决策、服务和药物等。技术的进步应用为精准医疗在医疗服务领域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常见的技术类应用包括:生物样本库、生物信息学、电子病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小结:


在社保还是商业活动的基本政策下,商业保险还并不是目前主流,需要找到细分领域等突破点;


分级诊疗的不断推行,让医疗机构、药店、医生、患者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


医生职业自由化给民营医院带来机会;


医疗职能的改变让患者对于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支付比例重新调配;


医疗大数据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全科联盟整理

来源:县域卫生   

(内容/图片转载仅供分享,如有问题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感谢原作者!)



回到一页



华奕微信服务号




地址:广州市番禺大道北555号节能科技园内总部中心2号楼1601-1602室

电话:020-22883580 ;18011894570(罗经理)
传真:020-22883581-8016

服务热线:400-110-8891


网址:http://www.huaease.com